发布日期:2025-10-11 17:17 点击次数:68
作者 | 常棣
编辑 | 葛覃
人工智能时代,一家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是什么样的?
AI 热潮来得迅猛,但大多数中小企业却像航行在大海上的一叶扁舟,风暴与暗礁总在不远处。在门店,库存零散且滞销断货频发,决策依赖经验;在医院,数据孤立和流程繁琐,使得医护效率受限;在办公场景,办公环境信息不统一,决策延迟影响团队运作......
总结起来,中小企业背后是数据孤岛、流程碎片化、系统不通,就算有了AI或大模型,也无法真正提升效率或优化决策。“数字化未完备、智能化迫切”,它们既看到了技术红利,也承受着巨大的市场压力。
旧的数智化供给,注定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。近日,在华为坤灵秋季新品发布会上,华为发布了 “4 + 10 + N” 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,一站式与场景化是两个关键词,这一次,中小企业能期盼一个全新的未来吗?
展开剩余85%风暴和暗礁仍在,但船已换了舵。
智能化的必答题,中小企业难念的经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,在中国,中小企业超过 5800 万家,拉动了超过 80% 的城镇人口就业,贡献了 60% 的 GDP。某种程度上,中小企业才真正代表了中国智能化的底色。
一种观点认为,每一次技术革命浪潮,都会在企业间制造出新的差距。大企业凭借充足的资金、人才和数据积累,能够快速吸收和应用新技术,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;而中小企业由于资源有限、缺乏专业能力,往往只能被动跟随,甚至难以启动。
结果是,新技术本身并非均衡的财富生成器,而是一把放大器,把原本就领先的企业越推越前,把处于劣势的企业越压越低。这种“企业贫富分化”并非偶然,而是技术应用门槛、数据积累能力和生态资源分布不均的必然产物。
反观之,每一次新技术浪潮中,总有新的时代企业涌现。成功的企业有很多共性,借势而为,踩中风口,一定是其中之一,面对新技术,企业间的竞争不只是产品和市场,更是能力和生态的较量。
综合领先企业的实践来看,中小企业在智能化转型中面临一些关键挑战。例如智能化认知需加强:一些中小企业对智能化转型认知不足,未能将智能化视为驱动其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,缺乏清晰的目标和实现路径。
技术能力需提升:中小企业往往缺少智能化领域的专业人才,在智能业务需求理解、技术选型等方面容易被误导。
AI 应用难落地:中小企业难以将智能化工具与现有生产管理流程深度融合,导致智能化工具不能充分发挥效能。
想转,却不敢转;要转,却不会转。这,就是中小企业智能化转型的真实困境。华为常务董事汪涛认为:“智能化应该像水和电一样,希望每个人、每个家庭、每个组织都能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福祉。”
这也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,中小企业呼唤“看得懂、用得起、做得成”的轻量化工具与场景化方案,能够针对具体业务环节、产业场景和日常运营痛点,提供直接应用的智能化一站式体验,让智能化真正产生效益,而不仅是概念或口号。
不是“卖技术”,而是“卖场景”如果说通向智能化是一种必然,那么,一站式、场景化的解决方案,则是中小企业实现 AI 落地的一种应然。
为此,华为将过去的产品分销模式升级为一站式场景化方案的分销模式,围绕场景打造方案,基于场景定义产品,推出华为坤灵“4 + 10 + N”中小企业智能化方案。
“4”即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息息相关的智能办公、智能商业、智能教育、智能医疗 4 大核心场景;
“10”即 10 大一站式场景化方案,包括中小企业办公、智能酒店、数字诊疗平台、智能互动教室等;
“N”即围绕四大场景定义的系列化明星产品,本次华为发布了 众多针对分销市场的明星产品,包括集路由、交换、Wi - Fi 7、VPN 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企业级无线路由器 AR180 产品,融合了 AI 会议、智能音幕、智能应用的 IdeaHub 等产品,为四大场景提供极简融合、交互智能、全域安全的全系列产品支撑。
从中可以看出,坤灵不是“卖技术”,而是“卖场景”。它把智能化从冷冰冰的工具转变为暖身贴式的服务。
以酒店场景为例,偷拍行为和飞房现象是困扰酒店行业的两大难题,同时酒店的管理系统多且数据保护能力弱,也影响酒店管理。为此,华为坤灵推出智能酒店场景方案及全新产品:业界首款防偷拍 AP 和超融合一体机。
防偷拍 AP 以一个终端承载客房的网口、Wi - Fi、电话、电视、客控五种业务。为防止偷拍事件,防偷拍 AP 能精准检测偷拍摄像头,成功率高达 99%。为防止飞房现象,即酒店员工绕开入住管理系统,私自给客人兜售房间牟利的行为,防偷拍 AP 基于 Wi - Fi 感知,从而识别房间内是否有人,识别率高达 99%,酒店老板可实时了解房间真实状态,避免飞房事件。
超融合一体机可支持酒店多个应用系统部署,通过 I/O 直通技术,性能领先业界 30%;数据备份时间精确到毫秒级,当故障发生时,数据可精准恢复到任意时间点。同时,超融合一体机支持设备自动发现、配置一键下发,业务上线周期缩短 85%。
智能化,无远弗届“酒香也怕巷子深”,智能化的产品和能力再强,如果没有有效的通路输送给企业,也无法产生实际价值。技术和工具只是基础,更关键的是如何将能力触达业务、触达客户、触达每一个实际场景。
这就是为什么坤灵“一站式、场景化的解决方案”如此重要——它不仅提供了工具,更构建了通路,让中小企业能够真正把智能化转化为效率、竞争力和商业价值。
在方案开发上,华为坤灵通过产品智能化、方案预集成和预验证、多产品组合协同,实现像搭积木一样简单灵活组合方案;在销售赋能上,通过一站式资料获取、方案体验、场景化配单,降低工程商和客户在产品选型、方案设计上的复杂度;在交付服务上,实现统一安装、统一网管、统一客服,让客户快速获取智能化技术,让工程商交付无忧。
中小企业数量庞大、分布分散,靠华为一家显然不能服务好如此之多的企业,好在华为并不是独自作战,长期以来,华为已经积累了庞大且丰富的合作伙伴体系,渠道已经覆盖到县域和地市,可以真正走到中小企业的身边。
此前工程商采用多种产品分工交付模式,无法高效一站式满足客户需求,目前,通过坤灵体系的赋能,华为与 ISV、SaaS 服务商、区域合作伙伴联合,可以形成本地化、行业化的解决方案。
从这个角度而言,华为坤灵不仅是产品,更是平台。伙伴可以基于“4 + 10 + N”框架做二次开发,形成增值服务,中小企业得到的也不仅是一套方案,而是一个可持续迭代的智能化生态。
会上,华为还发布了面向中国分销伙伴的“百&万计划”,将从有能力、有意愿的分销金牌中发展 100 家钻石伙伴,从单产品授权扩展至全产品授权,帮助伙伴快速发展,做大规模;协同钻石与金牌伙伴发展 10000 家精英工程商,面向最终用户提供场景化方案及服务,使能工程商更高效服务用户。
汪涛指出:“华为坤灵一站式场景化方案,旨在打通迈向智能世界的‘最后一公里’, 我们愿与广大分销商和工程商一道,汇涓成海,全面助力中小企业跃升智能化。”
当华为坤灵一站式、场景化的解决方案,成为每一家中小企业的智能化实践,演变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微小却坚实的力量,智能化的力量也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。也许这就是华为坤灵的远景——智能化,无远弗届。
发布于:河北省